今天看了一篇文章是關於父母年紀大了之後到底該不該送到養老院的主題

一群人說如果自己無力承擔的話就送到養老院去
然後要多花點時間過去看看老人家
請外傭照顧也不是專業的醫生團隊
然後又安慰說很多老人家可以在那邊交到朋友

看了很多篇 我唯一能夠表示正確的事情只有
"如果自己已經無力承擔照顧"這件事情而已

今天看完了接骨師的女兒
其中描述著養老院的人說雖然目前的房間費用有點貴
但是在過一個月就可以換到比較便宜的房間去

這句話真的是充滿著驚悚。

我看過外婆 她根本無法跟其他人溝通 更別說交朋友
在那邊也因為老花其實很多電視節目也看不清楚
每次子女也許久久才過去看
每到重要節日就像是放學後的孩子希望可以早點被家人接回去的期待感
隔壁床位換了不同的老人之後
那恐怖的感覺就像是隨時等待著何時下一個會是自己


這真的是很有爭議性的事情 可是我們都必須要考慮老人的心情
雖然不是每一個老人都那樣
不過開朗的老人們看似健康的還在那邊
很明顯的都是 "有錢有成就的小孩們根本不在台灣沒空回台看老人家"

"啥麼時候同理心變成一種口號 而不是一種實踐的行動?" 我這樣問著她。
同理心應該是自我本身的反省 而不是一種對他人的要求才對
但這個社會已經變成了"你可以同理心的看待我的情況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nda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