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六一個人跑去看不能沒有你
在西門絕色看的
不過當時剛好卡在不知道要看香奈兒還是不能沒有你
但是想想很怕他檔期比較短所以就挑了不能沒有你
(絕色買10張電影票平均一張210 我也好心動喔!)

買完電影票時候我又去小七買了三明治跟餅乾
完全就是想要以吃來看完這場電影
然後上去的時候又換了爆米花跟可樂---這傢伙到底去電影院幹嘛的
結果沒想到人爆多的
上一場兩點結束之後導演戴立忍應該還有在裡面有說明會吧
但是心裡很驚訝的是好多人來看
不得不想著台灣電影真的景氣越來越好的感覺(雖然可能是我錯覺)

入場之後 我坐在很邊角的地方
旁邊是個手骨折的陌生男子
然後我就一直吃爆米花 嘴巴都沒停過的
結果餅乾我不好意思打開來了 因為我發現他有一點點不耐煩...Orz

沒有研究過電影內容就跑進來看 沒想到是黑白片
故事的內容很簡單 就是台北市之前發生過的一則新聞改編的
一個七歲的小女孩一直跟爸爸住在一起
但是不得不去上課
父親到政府單位的時候就說 因為小孩的監護權是媽媽的
所以要母親來辦理手續 或是小孩母親的先生
因為父親沒有跟母親結婚 然後母親也不知道去了哪裡
而母親卻又是外遇情況生下這小孩...所以父親不得不找尋其他管道解決

只見這父親台北高雄跑了好多次
然後看到政府單位卻互相推托 最後事情還是沒有解決
看到這段我內心不禁想到現在的八八水災
或許也有過這樣的情形吧!
某政府單位總會說這不是他們這區域管理的
或是這件事情他們沒有權利插手
或者是整件事情要等上面的公文下來才可以執行
雖然這件事情比不上拯救人命的八八水災重要
但是也看得出導演很想要說明大家眼中的社會
或是一個社會制度是怎麼樣需要被重視或是批判或是改進
這個父親甚至連路過的記者都希望他們能幫忙
而記者們也因為這件事情不關他們的事情
或是事件太小沒有新聞性也說不定的方式就這樣拒絕了

不得已父親在天橋上抱著小孩要跳樓
看著電視的群眾們卻說"啊 這個是想紅的啦!"
"這個要跳早就要跳了啦!" "肯定不會跳啦!"
"搞不好真的會跳喔!救護車都來了!" 等等言語看著電視裡面現場的事件

我不得不想起曾經看過的文章這麼寫著
在電視上面看著可憐的事情發生又如何 只要轉個台
別人的人生距離自己又會變成事多麼遙遠的事情
即使同情心泛濫 也許下一秒心情就能改變

"真正能夠被記得的事情也能感同身受的又有多少呢?"
我不禁這麼想著。

在天橋旁好不容易卡道好位置的記者這時候卻大聲的發問:
"先生請問你當下的心情是啥麼呢?能不能跟我們說一下"
最後像是真實事件
又不知道該不該稱為是鬧劇一場的景象最後以一句"這個社會不公平的啦!"為結束
即使大家散場了 父親仍是難以逃過和女兒分離的命運
這裡實在是太令人難過了 我不由得流淚

之後的幾年父親不斷的到各個小學門口等待著下課後也許會出現的小女兒
跑遍各個地區仍是沒有消息
社會局最後不得不說出小孩很好,只是得了自閉症這樣的消息

最後當然不能免俗的是好的結局
但是我真的覺得裡面的細節也反映出了這時代的冷漠與溫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nda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